发布时间:2025-10-15 17:57:36    次浏览
公司代码:600030公司简称:中信证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摘要一、重要提示1.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和公司网站(http://www.cs.ecitic.com)的年度报告全文。1.2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信证券 600030 不适用H股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 6030 不适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姓名 郑京电话 0755-2383 5383、010-6083 6030传真 0755-2383 5525、010-6083 6031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二、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情况2.1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本期末比上年同项目 2014年12月31日 2013年12月31日 2012年12月31日期末增减(%)资产总额 479,626,450,225.21 271,354,248,951.82 76.75 168,507,554,655.1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99,098,670,266.70 87,688,484,740.93 13.01 86,465,003,750.73本期比上年同期项目 2014年度 2013年度 2012年度增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431,948,309.43 -18,609,569,343.95 不适用 -19,102,688,007.45营业收入 29,197,531,133.19 16,115,272,156.70 81.18 11,693,881,925.7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337,193,825.46 5,243,916,979.11 116.20 4,237,418,476.37归 属于 母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9,658,872,150.82 5,267,820,120.39 83.36 4,190,666,923.74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18 6.02 增加6.16个百分点 4.9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03 0.48 114.58 0.38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03 0.48 114.58 0.382.2 截止报告期末的股东总数、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东(或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单位: 股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603,766年度报告披露日前第五个交易日末的股东总数(户) 785,422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持有有持股比例 限售条 质押或冻结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数量(%) 件的股 的股份数量份数量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注 1 国有法人 20.30 2,236,890,620 - 无 无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注 2 境外法人 10.69 1,178,008,600 - 无 无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 3 境内非国有法人 3.28 361,059,999 - 无 无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传统-普通境内非国有法人 2.10 231,141,935 - 无 无保险产品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万菱信申境内非国有法人 1.77 194,872,583 - 无 无银万国证券行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国有法人 0.97 106,478,308 - 无 无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注 4 境外法人 0.87 95,636,736 - 无 无程道兴注 5 境内自然人 0.62 68,738,487 - 无 无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法人 0.53 58,353,128 - 无 无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法人 0.53 58,300,000 - 无 无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系中国中信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构成一致行动人。注 1:报告期内,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已更名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其持有本公司的股份数为 1,888,758,875 股,持股比例为 17.14%。注 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为公司 H 股非登记股东所持股份的名义持有人。注 3: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持股数系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 005L-CT001沪”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 沪”两个证券账户的合计持股数,该两个账户分别持有 351,322,773 股和 9,737,226 股公司股票。注 4: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公司沪股通股票名义持有人。注 5:该自然人股东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上述 A 股。注 6:A 股股东性质为股东在中证登上海分公司登记的账户性质。注 7:因公司股票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股东持股数量按照其通过普通证券账户、信用证券账户持有的股票及权益数量合并计算。三、管理层讨论与分析2014 年是本集团战略转型大显成效的一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291.98 亿元,同比增长 81.1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 113.37 亿元,同比增长 116.20%。本集团经纪、资管和投行等传统中介业务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资本中介业务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本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继续位居国内证券公司首位。2014 年本集团主营业务情况:1、投资银行业务2014 年,公司共完成 A 股主承销项目 40 单,同比增长 150%,主承销金额人民币 959.19 亿元,同比增长 77%,市场份额 10.41%,发行数量及主承销金额均排名市场第一。其中,IPO 项目 4 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 62.52 亿元;再融资项目 36 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 896.67 亿元。国际业务方面,2014 年,中信证券国际(含中信里昂证券)在香港市场参与完成了 11 单 IPO项目、5 单跨境并购项目、6 单再融资项目、20 单离岸人民币债与美元债项目。除香港市场以外,中信证券国际(含中信里昂证券)还在国际市场参与完成 2 单 IPO 项目,19 单再融资项目。公司覆盖亚太地区的业务实力持续加强,2014 年全年,公司在亚洲(除中国大陆及日本市场)股权类项目承销金额位列全亚洲第六,较 2013 年的第二十七位有了显著提升。2014 年,公司完成企业债、公司债、金融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及资产支持证券主承销项目 262 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 3,347.57 亿元,市场份额 5.42%,债券承销数量与承销金额均排名同业第一。并购财务顾问业务方面,2014 年,在彭博公布的涉及中国企业参与的全球并购交易排名中,公司以交易金额 513.3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168.61 亿元)、交易单数 44 单,位居全球财务顾问排行榜交易金额第二名和单数第一名。2、经纪业务2014 年,本集团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基金交易总额为人民币 9.8 万亿元,市场份额为 6.46%,较 2013 年同期提高 0.28 个百分点,市场排名第二。公司以产品销售、融资业务、企业金融为重点推动经纪业务转型。2014 年,公司及中信证券(浙江)、中信证券(山东)共销售金融产品人民币 1,542.48 亿元;公司大力推动融资类业务,使其成为经纪业务扩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公司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把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公司积极推动网点转型,将分支机构定位为公司各项业务的承接点。2014 年 6 月,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在经营范围内,授权公司证券营业部和分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各分支机构正在逐步成为公司各项业务的营销窗口和服务基地。公司长期注重高端客户积累。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团托管的客户资产达人民币 2.8 万亿元(含未解禁的大小非客户资产),资产在人民币 500 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个人客户数量同比增长58.2%。零售高端客户净收入占比同比增加 6 个百分点。机构客户方面,一般法人机构客户 2.9 万户;QFII 客户 135 家,RQFII 客户 28 家,QFII 与 RQFII 客户交易量合计市场份额排名第一。3、交易股权类资本中介业务方面,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股票质押回购、市值管理等股权管理服务;面向机构客户开展结构性产品、股票收益互换、场外期权报价、收益凭证等柜台衍生品业务;继续大力发展做市交易类业务,持续扩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做市业务、新三板挂牌公司做市业务规模。同时公司积极准备交易所期权(包括指数期权、个股期权和 ETF 期权等)的做市业务,基本形成服务客户群广泛、产品类型齐全、收益相对稳定的业务形态。报告期内,上述业务增长较快,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股票质押回购、柜台衍生品业务、 ETF 基金做市、新三板做市等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均居市场领先水平。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发挥客户网络优势,积极开发新客户、新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创设能力,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具体包括:推广报价回购、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继续加强自主品牌财富管理产品;提高产品设计、销售能力;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交易做市能力, “2014荣获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奖”;加强银行理财、中小金融机构等投资顾问服务,满足客户风险管理、投融资等业务需求。大宗商品业务方面,公司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加强在大宗商品市场方面的业务探索力度。公司获得黄金现货合约自营业务资格并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展贵金属交易业务;在上海清算所开展航运指数、动力煤及铁矿石等场外远期、掉期交易;在北京等地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业务并探索 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业务机会,完成全国首单碳配额回购交易。公司大宗商品收益互换交易业务方案获得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公司积极拓展现货相关业务,在现货平台上完成首单船舶租赁、有色金属现货贸易业务和贵金属实物业务,期望通过多种方式为各类产业客户提供服务。大宗经纪业务方面,在严格控制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保持了业务规模的持续、稳步增长。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团境内融资融券业务市场份额合计为 7.03%,持续排名市场第一。其中,融资余额为人民币 720.36 亿元,融券余额为人民币 0.90 亿元。证券自营投资业务方面,2014 年,公司继续推进股票自营战略转型,加强证券自营业务的多样性,积极管理风险,利用境内外市场的非有效性,通过基本面投资、对冲、套利、量化等方式,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公司常规股票业务积极应对市场,节奏把握精准,在 2014 年上半年结构性行情中把握住了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在 2014 年下半年把握住了蓝筹股市场机会,取得较好投资效果。2014 年公司另类投资策略更加多元化,灵活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品,在境内外市场寻找交易和套利机会,获得与传统资产低相关、低风险、稳定的投资回报。已开展的业务或策略包括境内外组合对冲基金投资、股指期现套利、统计套利、基本面量化、可转债套利、特殊情形策略等,其中境外投资收入占比显著提升,有效分散投资风险。4、资产管理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为人民币 7,550.07 亿元,其中,集合理财产品规模、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含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金)与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分别为人民币 779.61 亿元、6,611.29 亿元和 159.17 亿元。在业务开展上,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施差异化经营,重点发展机构业务,为以银行为主的机构客户提供投融资一体化的综合资产管理服务,在规模、收入、客户数量等方面取得全面丰收。规模方面,机构业务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已经达到人民币 7,218 亿元;收入方面,机构业务收入占资产管理业务全部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 75%;客户数量方面,合作银行机构数量已经超过百家,并与其中 32 家银行开展了主动管理业务合作。在产品创新方面,2014 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新设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94 支,集合计划管理规模较 2013 年末增加人民币 448.97 亿元。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积极参与和推动监管机构、交易所、行业协会牵头的各种创新,通过产品创新创设、老产品优化改造等方式持续完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线,并于 2014 年上半年成功发行首支 QDII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报告期内,华夏基金稳定经营,积极把握机会进行创新和突破,资产管理规模居行业前列。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 4,583.62 亿元,同比增长 37.49%。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 3,322.41 亿元,同比增长 35.77%,市场占有率 7.32%;机构业务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 1,261.21 亿元(未包括投资咨询等业务),同比增长 42.25%。5、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金石投资充分运用本集团网络、金石投资团队的项目资源,针对中国市场的中大型股权投资交易机会进行战略投资。金石投资的全资子公司金石灏汭作为公司自有资金的投资业务平台,其业务、资金、人员、管理均与金石投资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保持独立,专注于实现公司自有资金的保值增值。2014 年,金石灏汭完成直接股权投资项目和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共 23 单,投资金额合计人民币 7.89 亿元,项目涵盖信息技术业、医疗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此外,还通过认购可转债、参与新三板挂牌企业增发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金石投资设立的直投基金——青岛金石泓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累计投资项目 4 笔,总投资金额人民币 8.17 亿元。金石投资设立的并购基金——中信并购投资基金(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累计投资规模超过人民币 35 亿元,管理资产总额超过人民币 70 亿元,投资策略集中在控股权收购、行业整合与夹层投资等三个方面,当前重点投资于农业、环保、旅游、网络、金融等行业。2014 年 4 月 25 日,由金石基金担任基金管理人的中信启航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总规模人民币 51.88 亿元,投资于北京、深圳两地的甲级写字楼物业。该基金以公司优质自有物业作为标的资产,根据国外成熟市场 REITs 产品理念设计完成,是公司在国内不动产金融领域的重要创新实践,对启动我国存量不动产证券化市场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2014 年 11 月 4 日,由金石基金担任基金管理人的中信苏宁云创私募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设立时总规模为人民币 43.42 亿元,投资于原由苏宁云商所持有的 11 处门店物业的相关权益。该基金为继中信启航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之后,国内首支投资于商贸物业的交易所场内 REITs 基金,帮助国内商贸企业开启了盘活存量资产,更为高效地进行资产运营的创新模式。中信产业基金管理着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和北京中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两支基金。2014年,该两支基金共新增投资项目 10 个,总投资金额约人民币 22 亿元。6、研究2014 年公司研究业务积极调整研究服务方向,加大互联网与跨界研究投入,并在海外研究服务领域取得突破。在《新财富》 2014 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获“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二名;截至目“前评出的六位白金分析师中,公司拥有三位。此外,公司研究业务紧跟市场热点服务客户,除举办中期、年度策略会外,还组织多场较大规模的专题会议,如“移动互联:决胜 O2O”“移动互联:、中国故事”“能源革命在中国”“增长与改革”等专题会议,其中“移动互联:决胜 O2O”创下 A、 、股市场专题会议的参会记录,会议的相关报告《移动互联——决胜 O2O》已于 2014 年 5 月正式出版。2014 年公司联合中信里昂证券推出《中国梦——改革路上的挑战》《沪港通投资策略》《沪港、 、通 A 股与 H 股宝典》《移动互联:中国故事》等研究报告,并合作组织了多场海外论坛,获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的一致好评。中信里昂证券以其独立的专题研究、经济分析及股票策略而闻名,被机构投资者列为亚洲领先的股票研究机构之一。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中信里昂证券的研究分析师超过 140 人,研究覆盖公司近 1,300 家,覆盖行业 18 个,并包括经济、量化、国家和行业、策略及技术性分析等五大宏观范畴。四、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4.1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情况公司主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请参见年度报告全文之财务报表附注部分。经董事会审议,公司已根据财政部 2014 年陆续修订、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应修订了主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并根据修订后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编制 2013 年度及以后期间的财务报告。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于 2014 年 4 月 29 日修订,公司已根据修订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重述,具体请参阅公司年度报告全文“第六节、重要事项——十、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亦可同时参阅公司 2014 年第三季度报告,2014 年 10 月 31 日的《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上交所网站)、 、 。公司执行其它新会计准则的调整情况详见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公告》 2014 年 3 月 28 日的《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上交所网站)( 、 、 ,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均发表了书面意见。4.2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4.3 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更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处置了 2 家一级全资子公司——天津京证、天津深证的股权;将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浙江)分立新设的金通证券,以及 17 支结构化实体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纳入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一级单位增至 30 家。